首页 > 现代都市 > 长安里的橡林书院 > 第113章 杏园-长安街上

第113章 杏园-长安街上(2/2)

目录

“好啦,别泡太久”

少实将信将疑倒出来,摇了摇喝了一口,表情瞬间皱眉

“我的妈呀,苦死了”

晓云在一旁偷笑,“和你说了吧”

少实把杯子放下,晓云立马站起来

“不行,必须喝掉!”

“太苦了”

“刚开始苦,喝习惯了会有回甘的,这对你的肺热有好处”

少实看着她,无奈捏着鼻子全喝下去。

时光回到眼前,他静静喝喝完杯中的红汤,红汤殷入喉咙。初入味苦,而后慢慢回甘。那杯里,深红色面莎莎的圆瓣,他看着,笑着,终究是金茶无味,而这慢慢炮制制作的橘片,更有味道啊。

起身,继续沿着小河走

突然升起的雾盖住眼前的路。

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也对长安的前途感到隐隐地失望。

即便他们依然在笑。

存在于人心中的一种混沌,刻画真实人本质的应该是他最深追求的动力。对于长安这片广大的土地,国民最深的欲望在哪里,那份深心里的不甘在哪里?

那些思想家内部气质上的弱点,出自中国国民性的病根:眼光短浅,吃光拿尽的懒惰、加以卑怯和贪婪。这是长久养成的,一下子去不掉。存在于那些士大夫朝夕呼喊的,礼义廉耻。他深不以为然。还有一派正道自居,发扬光明论调,所谓做最好的自己,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他也几乎确定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那何谓成为最好的自己?

那些所谓大家写的官样文章,完全脱离真正的社会,他们是关于人性本质的无谓的思辨,却脱离了一般实践理性的要求。那些前人古人写的书,文字,被他们奉为圭臬。于是这些东西就变成了祖宗之法,不可动摇的愚蠢。那些已经埋在土里百年的人的君子圣贤语录于是被当做是这一代人心中纯粹的意志、本来的意志、真正的人的意志。他们写的东西完全不代表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世界的规律,而只是由前人的文章推演而出,绞尽脑汁去用古人的话做论据辩驳,所有的治国理论都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理学幻象的太空。

可是,那他要怎么办?

他其实知道,经过这么久的思考。或者说,他早就知道。

此刻,就在他手上携着的一本古褐色的书里,躺着这样一句话

“通过实践的铸器获得人的本质尊严,铁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本质力量的书”

“砰”一声惊雷

在那动荡不定,疾风迅雨的年代,那些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和将来的长安人的生存和意志而流血奋斗的理想主义者身上,寄托着人类和和这座城市的将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