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明末:回头一看,我成了最强军阀 > 第125章 你小子在拍我马屁吗

第125章 你小子在拍我马屁吗(1/2)

目录

崇祯二年,也就是1629年的十月,皇太极率领后金借着蒙古突破长城关隘大举入大明。

朱由检紧急征召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入朝主事。

十一月初九晚,孙承宗接到皇帝的诏命。

66岁高龄的他当天晚上就收拾好一切,第二天启程北上。

十一月十五日傍晚到达京城见到皇帝。

经过一番波折后,孙承宗于十一月十八日获得皇帝的敕书、旗牌、关防等信物,接着匆匆前通州就任。

负责在此地防守并调度各方勤王兵马,准备和女真人大干一场。

在孙承宗身边协助他的有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和通州总兵杨国栋、副总兵刘国柱。

就在他到达通州的第三天,皇太极就率领女真大军对北京城发动进攻。

收到这个消息的孙承宗心急如焚,很快就将手里能调动的三千骑兵抽调出来,让游击尤岱统领驰援京城助战。

几日后,又一批兵马聚集通州,孙承宗又抽调一部队骑兵,由通州副总兵刘国柱率领疾驰京城。

除了这些,他还和密云的刘策,涿州知州,天津巡抚石声谐等人取得联系,请他们出兵援助京城。

可以说,为了替京城解围孙承宗可谓是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

袁崇焕下狱,祖大寿吓得逃回辽东,原本大好局势突然坍塌。

关键时刻是孙承宗挺身而去力挽狂澜,稳住祖大寿和关宁军,这才没有让局势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个时候,孙承宗其实已经成了大明的顶梁柱,苦苦支撑着危局。

崇祯四年,也就是1631年九月,大凌河之役失败,作为督师孙承宗因此再次辞官归乡。

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到大明权力中心。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军大举入关戊寅之变爆发。

这一次清军深入大明腹地,一直打到高阳附近。

已经75岁高龄、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听说清军大兵压境,而高阳知县雷觉民弃官逃走,整个县城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他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率领全家入城坐镇抵御清军的攻伐。

经过一天的激战,高阳城被攻破。

孙承宗被俘,果断的拒绝了清军和大明投降过去的孔有德的劝降,从容自缢赴死,终年75岁。

除了他之外,孙家还有五个儿子,六个孙子,八子侄子孙以及三十多名妇孺,多名家丁在高阳之战中或战死,或被俘后遇害。

这,就是孙家的满门忠烈。

纵观孙承宗的一生,前半生默默无闻,后半生声名鹊起进入大明权力中心,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没有私心的为大明奉献一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相比于东林党那些只知相互攻伐和自身利益的官员们,孙承宗不知道要高尚多少。

不,把孙老和那些败类相比简直是侮辱人。

有人喜欢拿大凌河之败来抹黑他。

还有人喜欢拿堡垒战术来攻击他。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你知道正确应对女真的办法,事后诸葛亮谁不会。

可是一旦置身当时的时局,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像孙承宗这样的人,在民族和国家遇到危难、碰到外族欺压的时候,他能挺身而出,尽心尽力的为国家为民族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记于史册。

总之一句话,孙承宗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大明,对得华夏这个多难多灾的民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