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穿书带电脑,我促进古代工业革命 > 第210章 建设贸易区

第210章 建设贸易区(1/2)

目录

因为这片工坊盖的房子,都不是青砖,而是红砖。

其中还有一栋四层的红砖大瓦房!

红砖大瓦房的窗户都是用透明的琉璃做的,看起来很是高大气派。

普通人家当然不能盖这么高的房子,因为违制了。

可是秦海棠是超一品的老封君,她盖这种房子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中一个懂行的官员忍不住问:“这栋房子怎么能盖四层之高?还是砖头的,这个承重真的可以吗?这可不是儿戏啊!”

木质结构的房子,除非是塔,不然都是最多两层半。

想要盖得更高大一点的话,也就是单层盖得高。

再高的话就很少很少了,因为不安全。

青砖大瓦房最多就是一层,再盖第二层,需要技术不说,可能使用寿命还不如木质结构。

秦海棠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领着他们到了另外还在盖四层大楼的地基旁边。

只见地基都是往下挖了快两米深,地基几个角落都是用钢筋铸造,里面浇灌了水泥的承重柱子。

解释再多都不如亲自用眼睛看到。

当官员们看到这样的地基时,全都目瞪口呆,哪里还会觉得这房子不牢固。

这房子真是再牢固不过了,哪怕就是大风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秦海棠这才介绍说:“这个房子是我和我们盖房子的工匠研究出来,里面用水泥,跟外面造路用的水泥差不多是同一种材料,别说盖四层房子了,就是五层也可以!”

官员们听到这里都是两眼放光。

他们对视一眼,领头的官员问:“那如果我们后续想在这里建造工坊,也可以用这种房子吗?”

“当然可以,”秦海棠微微一笑:“我还可以给官爷们优惠。”

言下之意,建造这种房子是要花钱。

官员们欣然应下,本来盖工坊就是要花钱,这钱肯定是要花在刀刃上的。

后面秦海棠还领着他们进了那栋四层大楼里面参观。

每一层都非常宽敞,里面是各个工坊的办公展示区域,里面有一个个货架,上面整整齐齐的摆放了每个工坊生产的东西样品,还可以试用体验。

如果有看中的,可以直接现场在办公室里面下单,签完契书付完定金后,工坊会进行排期生产,到时候可以自取,也可以送货上门。

这会儿大楼里面人群熙熙攘攘的十分热闹。

不仅有从各个地方赶过来的走货商人,还有穿着不同服装的外国人。

可以看得出来,这栋大楼已经初具雏形了,随着以后开的工坊越来越多,肯定还会越来越热闹。

秦海棠介绍说:“等纺织工坊开在这里后,也可以在这个大楼里面租一块的区域当做是展示柜台,这样除了正常卖给百姓们的货外,说不定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大笔订单,

咱们纺织工坊的布料物美价廉,接到大单子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几位考察的官员们听得连连点头。

早在不知不觉间,他们的节奏已经被秦海棠掌控,被她带着走了。

当天晚上领头的考察官就连夜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把他到了镇海县后所见所闻全部都写了上去。

第二天早上就快马加鞭的寄出去了。

等到了京城的四皇子手中,已经是六日后了。

四皇子听到有从镇海那边来的书信,立刻第一时间拆开来看。

看完了第一遍后,他又没忍住仔仔细细的看了第二遍。

三遍看完,他还久久不能回神。

为什么镇海县里的那些东西事物,都是那么新奇呢?

不仅新奇,官员在信里着重说,是整个镇海县的百姓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而且镇海的经商环境非常好,不仅仅有出海贸易的洋人,而且还有很多内地大大小小的脚商。

就连工坊的房子都特别的坚固高大,是不可多得的适合开工坊的首选。

可四皇子现在的重点不是这里适不适合开工坊了,而是对镇海县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

真的有信中说的如此夸张吗?

他很想找机会去亲眼看看。

同时当听到镇海县最普通的百姓几乎都在骑自行车和三轮车后,他在京城显摆了很久车子突然就不香了。

没过多久,京城那边就传来了四皇子的回信,决定在镇海创办一个江南这块最大的自动纺织机工坊。

考察官员中留下两个官员负责这个事情,剩下官员们回京。

本来留下来干活的差事是属于辛苦差事,这差事大家都轮着来,能回京的官员都会松一口气的。

可现在能回京城的官员却开始羡慕能留在镇海的官员了。

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单纯就是镇海的日子太舒服太方便了。

不仅有宽敞的官道,县城里面更是井井有条。

因为交通方便,好多想法灵活的人们还会从宁府收各种东西来的镇海卖。

想买什么都能在镇海县城买到。

到了傍晚,城门口,工坊附近还有小吃一条街。

琳琅满目的都是小吃摊,还是井井有条那种。

在工坊干了一天活的工人们都在这条街买吃的,来往的商人、洋人也会来。

每天傍晚这里都热热闹闹的。

最重要的是,镇海县县城里还进行了污水处理。

居民们屎尿屁的水,都不允许的乱排,每天都有车统一来收。

收走送到城外一处树林里面沤肥。

做出来的肥料会以非常低的价格拿出来卖。

这些肥料比传统的肥料要好用很多很多,效果翻倍。

每天有机肥料都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要大早上排队去买才能买得到。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县城里面干净整洁无异味,百姓们自家种的地也有了好用的肥料,庄稼粮食长得更好。

虽然不比京城的繁华,但是住在镇海绝对是令人身心愉快的生活。

以上“污水”再利用这种想法当然是秦海棠跟秦川提的。

秦川觉得非常好,根据镇海县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方案,然后实行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